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,全国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持续收敛,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。截至今年5月末,继续开展出借业务的运营机构数量已降至707家,比2018年初下降57%;借贷余额比2018年初下降27%,出借人次比2018年初下降75%;行业借贷规模、出借人次已连续11个月下降。
上半年,各部门各地方普遍加大工作力度,围绕存量压降、风险出清,对网络借贷机构深入开展企业自查、行业自律检查与行政核查,督促企业边查边整、即查即改。“三查”过程中发现,平台机构普遍偏离了“金融信息中介”定位,不同程度存在信用转换性质的活动。到6月底已初步完成430余家网贷机构合规检查,相关企业正在进行对标整改。由于机构数量多、存量规模大、产品和业务复杂,一些省市完成“三查”还需要一段时间。前期进展较快的地区将组织推进“回头看”,逐一确认平台机构是否达到有关规定和监管要求。
下一阶段要以转型发展和良性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,严禁新增互联网金融机构,及时处置随意变更股东或注册地迁址的机构,引导绝大多数机构通过主动清盘、停业退出或转型发展等方式实现风险出清。全国已成立400多个风险处置专班,加大对高风险机构的管控力度。
去年下半年以来,大力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,已对467家平台立案侦查,同时抓好“阳光办案”,改进报案模式,减轻群众诉累。尽一切力量追赃挽损,缉捕外逃人员,能追尽追、应缴尽缴。先后将两批失信借款人和失联跑路高管人员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“信用中国”系统,严惩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,切实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。此外,为加强对网贷机构的动态监测和穿透式监管,有关部门建设了实时数据接入系统,实现网贷机构产品信息、债权信息、交易流水等明细数据全量、实时接入。自今年4月启动接入工作以来,目前已有468家完成接入。